农村殡葬改革方案优化与推进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07-29 14:05:34 浏览次数:次
由于经济发展及传统观念等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土葬、骨灰装棺二次再葬等陋习屡禁不绝、传统殡葬习俗花费巨大,挤占宝贵的土地资源。推行殡葬改革有利于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为此,民政部门出台了有关殡葬改革的指导意见,目的在于通过拆除违规坟墓、薄葬思想宣传、违规土葬行为起棺火化、建设公益性公墓等举措,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提高火葬率、摒弃厚葬薄养、建造大墓豪华墓、游丧闹丧、坟墓围村等陋习。但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运动式”的做法,造成了不良影响,伤害了一些群众感情。因此,要全面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破除殡葬改革难题,促进殡葬管理、殡葬服务与殡葬改革协同并进。
农村殡葬改革方案优化与推进的建议:
(一)揭示传统丧葬弊端,宣传教育引导殡葬改革
顺利推进农村殡葬改革,改变农村民众的殡葬观念是首要任务。殡葬改革应让民众正确认识传统土葬弊端,一方面科学解说传统土葬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污染土地与水源,尸体腐烂携带的病毒传播等。解说传统丧葬礼仪繁琐,花费高,不利于文明建设。而火葬既能快速降解尸体,高温灭菌消毒,又能节约丧葬开销与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村民委员会基层组织劝导人员在农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或老年人聚集娱乐地点融入居民,对居民进行交流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制造社会舆论,让百姓了解殡葬改革,做好殡改思想准备。宣扬新型“孝道”思想,提倡厚养薄葬,把传统殡葬开销用于赡养老人,变“丧事风光”为“孝亲光荣”。农村可举行孝道宣传、孝亲敬老评选活动,让厚养薄葬思想深入人心。
(二)推进殡葬执法工作,完善殡葬监管体系
在农村丧葬习俗中,棺材是下葬的必备器具,土葬、骨灰装棺二次再葬都会使用棺木。殡葬改革推行必须从源头整治,禁止棺木生产流通。关闭棺木生产厂家,没收或补贴收缴棺木成品。农村民众的寿棺成品实施有偿收缴的办法,收缴的棺木用于焚烧火力发电、木材二次利用或拆分木材制作公益性骨灰盒。公益性骨灰盒由民政部门主管免费或有偿低价发放于农村殡仪馆供选择火化的家庭使用。管控棺木生产工匠,禁止工匠生产,没收制作工具。对违规私自生产棺木的工厂及工匠进行罚款或行政拘留处理。
推广火化政策是我国殡葬改革的重点,部分民众仍私下进行装棺土葬。多地出现村民土葬,民政部门强制起棺火化现象,此事件缺乏人情温度,遭到民众强烈反感。建议优化改革方案,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致丧家吊唁慰问,同时对丧属进行殡葬改革法律规定的宣讲与劝导交流,鼓励家属选择火化,并监督执行。加强安葬环节控制,建立殡葬长效机制。
农村在推行火化的同时为避免骨灰装棺二次再葬,政府民政部门建立骨灰流向跟踪责任分级管理机制,落实逝者殡葬网格化管理,从源头上抓好安葬逝者的每个环节。民政部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或殡仪馆在开具《死亡证明》时,建立跟踪管理系统,监管骨灰安葬流向,做好丧属思想工作,掌握逝者安葬方式,农村村委会负责人员协助上级监管部门确定好骨灰入公墓的安葬位置,直至把逝者安葬结束。同时,与国土部门“智慧守土”监督系统相连接,实行逝者从逝世到火化骨灰安葬信息化跟踪监管。
部分地区殡改方案中对违规土葬极端化处理,一方面强制起棺火化,另一方面罚款处理,形成不良后果。前者民众反对,情绪不稳,引发执法事故,后者变罚款处罚为“买卖”土葬权利的费用。强制起棺火化方案缺乏法律支持,而罚款处理是方案漏洞。方案调整折中,发现民众出现违规土葬行为,负责部门应对逝者家属进行劝导,鼓励丧属改变观念,自行起棺火化。
(三)满足殡葬心理需求,优化调整殡改方案
农村丧葬习俗重视风水文化,民众信仰安葬时间与墓穴方位关乎家族的兴旺与前程,寄托生者与死者心灵。玄学与周易风水学属于传统国学文化,殡葬司仪阴阳风水先生这一传统职业是农村民众连接死者与生者的媒介,作为民众的信仰,不建议取消和打压这一传统职业。殡改主管部门合理利用殡葬司仪,集中对农村阴阳风水先生进行宣传教育,引导阴阳风水先生鼓励民众选择火化,从村民信仰角度宣扬火葬及逝者骨灰进公墓利国利民利于后代发展。
农村农田乱葬现象第一浪费土地资源与影响土地资源开发,第二影响农村环境美观与规划,第三影响大型机械进入农田作业。处理办法大多为平坟或迁坟运动,方案存在弊端。平坟导致村民丢失祖坟,引起不良情绪。迁坟会导致棺木的再次生产与市场流通,同样会浪费土木原料与土地资源。取折中办法人性化优化方案,进行旧坟改造。旧坟平坟处理,在铲平坟头的同时留置墓地标识,方便民众寻找祖坟。在原有无墓碑墓地上方安置低矮型梯形卧碑并刻写墓主姓名,并按原有墓地朝向安放。已有墓碑坟墓进行墓碑深埋,安置低矮型梯形卧碑。留有标识后,村民祖先崇拜得到寄托,风水信仰问题也妥善解决,节约土地资源,人性化改革更易接受。此外,由于原有墓地上方置留卧式墓碑,可有效避免民众重新对已平祖坟堆土,避免平坟运动失败。为避免农村民众重新堆土造坟,各村委会和殡葬改革负责部门组织人员在各大祭祀节(清明节、中元节等)前后清理拆除违规坟堆,进行平坟处理,政府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四)实施殡葬惠民政策,建设生态人文墓园
为解决农村殡葬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政府在城镇与乡村交界地带建设殡仪馆,并合理安排灵车等运送交通运输工具。政府部门发放资金,确保每个村落建有一个公益性公墓点。政府及民政部门整治殡仪项目收费不合理问题,实施殡葬惠民政策。采取部分费用补贴或免费火化遗体方案,灵车运送、遗体化妆、停尸防腐等殡仪项目进行合理收费。控制墓地价格,鼓励生态自然葬法,免费开设花坛葬、树葬、草坪葬等公益性绿色殡葬项目,对选择生态葬法家庭进行经济补贴。
农村建设公益性公墓或骨灰堂,规划专用造墓区域。进行农村“老坟地”墓园化改造或允许农村民众在村或组规划的隙地、逝世人员家庭周围的平地深埋骨灰(盒),不得使用棺材,不留坟头,深埋1.2m以下。鼓励农村建设公益性墓园,墓地与骨灰纪念堂相结合。墓园以祠堂形式建设,祠堂在我国传统文化、孝道文化及祖先崇拜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易得到农村民众的认同与支持。在墓园纪念堂褒奖村内先贤与人才,激励后辈上进奋发并加强村内居民凝聚力。此办法既优化殡葬改革方案,也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利于社会文明建设。
(五)尊重传统殡葬文化,组建殡葬文化纪念馆
殡葬改革利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民众应支持改革的推行。但同样中国传统殡葬文化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涵盖释、道、儒三家的教义与观念,包含中国人对生命的看法与态度。不同地区存有不同的殡葬风俗和殡葬器具。就棺木与纸扎而言,不同地区有特有的样式与制作工艺,是我国传统技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民间殡葬习俗与殡葬器具演化数千年,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进殡葬改革的同时,各地区的民政部门与文化局应提倡建立殡葬文化纪念馆,陈列展示传统殡葬习俗与殡葬器具,解释传统殡葬习俗包涵的文化意义,同时借助殡葬文化纪念馆宣传现代殡葬改革与新型生态殡葬理念,助力殡葬改革的推进。
殡葬改革要认识到改变农村民众的殡葬观念与殡葬习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移风易俗是几代人共同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下全面推进农村殡葬改革,重要的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民众的思想观念,实施与民众美好生活需求相契合、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改革方案。并且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殡葬陋习将逐渐被摒弃,民众趋于选择骨灰入公墓或骨灰堂安葬安放。未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海葬、江葬、树葬、花坛葬等绿色生态葬法也将会被社会及农村民众广泛接受。
上一篇:殡葬行业前景分析
下一篇:殡仪馆:死后为什么要穿寿衣?